吸菸與失眠

撰文:Jay 吸菸和很多健康問題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和癌症等(Riedel et al., 2004)。吸菸者比不吸菸的人更有可能出現失眠症狀,包括睡眠質量差、難以入睡等等(Jaehne et al., 2012)。 吸菸攝取的尼古丁 (nicotine) 劑量對睡眠質量有直接影響。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年輕的吸菸者有睡眠質量下降的現象。而其中一個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的原因就是尼古丁,尼古丁的攝取會引致腦內多種神經遞質釋放,例如多巴胺 (dopamine),使吸菸者處於亢奮狀態(Jaehne et al.,2012)。 若尼古丁攝取濃度愈高,愈有機會導致睡眠障礙。在一項研究發現尼古丁攝取濃度較高的組別比中、低程度尼古丁攝取量的組別出現睡眠障礙和失眠的情況較多(Alryalat et al., 2020)。由於夜間人體新陳代謝放緩,吸入肺部的尼古丁和焦油更有可能殘留在肺部。當抽菸的次數增加,體內的尼古丁含量越高,亢奮狀態的持續時間也越長,不利於入睡(Riedel et al., 2004)。 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吸菸者可以嘗試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獲得專業的戒菸意見。此外,吸菸者也可通過服用藥物如伐尼克蘭(Varenicline)或尼古丁替代治療如尼古丁貼片和口香糖,來降低對香菸的依賴。但是,藥物存在副作用,而且這兩種治療的復發率較高(Walter, 2021)。因此研究人員鼓勵戒菸人士做適量的運動,例如慢跑半個小時能夠改善吸菸者的睡眠質量(Purani et al., 2019)。 總括來說,戒菸可改善吸菸帶來的睡眠問題。若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有抽菸的習慣,就分享這篇文章給他們並勸喻他們及早戒菸吧! 參考文獻: 1. Alryalat,…

Continue Reading吸菸與失眠

甚麼是睡眠拖延症?

撰文:Winifred, Venus 「睡眠拖延症」(bedtime procrastination) 的概念由荷蘭的心理學研究團隊提出,指未能按照原定時間上床入睡,而且並沒有任何外在因素或條件阻礙睡眠。即使理性上知道按原定時間睡覺會較有精神,患者仍然會不自控地延遲上床入睡的時間。 哪種人較容易有睡眠拖延症? 研究指出通常自制能力較低和本來有拖延習慣的人會較容易患上睡眠拖延症。他們因為不夠自律,而難以遵從原定的入睡時間,繼而出現睡眠不足的情況。另外,心理質素欠佳的人亦會較容易受睡眠拖延症影響,他們會較容易在面對壓力時出現負面情緒。這些人希望藉著延遲入睡的時間,從生活的壓力和煩惱之中得到喘息的空間。此外,有研究顯示性格較外向的人反而會出現更嚴重的睡眠拖延症。性格外向使他們樂於跟別人交際,因而平日會可更多時間在社交平台上,推遲了入睡的時間。 睡眠拖延症的負面影響 睡眠拖延症會讓我們的效率和專注力下降,並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Geng et al., 2021),或更容易出現抑鬱徵狀,而有抑鬱症的人的睡眠拖延徵狀亦會相對嚴重。長期缺乏睡眠會影響心臟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及提高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Godoy & Nguyen, 2022)。 如果想改善睡眠拖延症,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 把煩惱寫在一張紙上  2. 寫一張待辦事項清單,不要為晚上安排大量的工作 3. 每天安排一些固定的時間讓自己放鬆一下  4. 改善睡眠環境,例如一張舒服的床、適當的房間溫度或使用深色的窗簾等 5. 建立一套有效的睡前習慣,例如調整房間的亮度、聽音樂、睡前30分鐘不看電子螢幕等  另外,想改善睡眠拖延症帶來的影響,一般的睡眠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或靜觀治療也可以幫助舒緩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後果及重拾良好的睡眠習慣。 若然你正在夜人靜時閱讀這篇文章,快點放下手機,進入夢鄉吧。…

Continue Reading甚麼是睡眠拖延症?

為什麼放假仍然很早醒來?

撰文:Vincent根據研究顯示,每年有4000名美國嬰兒死於嬰兒猝死綜合症 (SIDS) (Moon et al., 2016)。有95%因 SIDS 而死的嬰兒皆為六個月大,而SIDS發生在嬰兒的睡眠期間或半睡醒之間的過渡期。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4)指出,很多家長或會與他們的嬰兒同床睡覺。這個習慣會令SIDS更容易發生。為了避免SIDS,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由加拿大兒科學會的指引來好好保護熟睡中的嬰兒。 在任何情況下,低於一歲的嬰兒都應該仰臥睡在符合安全標準的嬰兒床上。 除了薄毯子之外,嬰兒睡眠環境中不得有被子、緩衝墊、枕頭和類似枕頭的物品。相反,家長應該考慮給嬰兒穿睡衣,以消除嬰兒對任何覆蓋物的需要。 家長們可以跟嬰兒同房,因為這樣可以預防 SIDS。如果母親們要隨時與小孩一起的話(例如要餵哺母乳)可以用這個安排取代與嬰兒同床。 考慮到產後母親的虛弱或疲勞、鎮痛劑或麻醉藥後的影響,醫院不應允許母親與新生兒睡在同一張床上。該政策還將用來教育父母如何保障嬰兒的安全睡眠習慣。但是,它絕不能以任何方式損害母乳喂養中所必需的母嬰互動。 即使是臨時的睡眠安排,例如在旅行期間,父母也不應將嬰兒放在水床、充氣床墊、枕頭、柔軟材料或鬆散的床上用品上。由於安全帶可能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因此汽車座椅和嬰兒座椅背帶是不能取代嬰兒床的。與嬰兒同睡,或讓嬰兒獨自睡在任何類型的沙發、躺椅或有軟墊的椅子上會使嬰兒面臨窒息或窒息的重大風險,所以家長應避免讓嬰兒睡在臨時床上。母親在任何時候也不應吸菸,因為香菸的化學品可能增加嬰兒SIDS的風險。根據Hirsch et al. (2018),男性監護人很少能夠充分保障嬰兒的睡眠安全。所以,為了確保嬰兒睡眠時的安全,醫護人員需要針對嬰兒監護人或照顧者,特別是男性監護人進行信息傳遞,以提高照顧者對嬰兒睡眠狀況的關注,預防新生兒不幸死亡。  參考文獻: Duncan JR, Byard RW. (2018 May). SIDS Sudden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Death: The Past,…

Continue Reading為什麼放假仍然很早醒來?

長者的睡眠

撰文:Milly家中的長者是否都難以入睡 ,卻又很早起床?那麼他們的睡眠可能出現了幾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通常會變得更加淺,導致更容易醒來,減少了睡眠時間,還降低睡眠效率。深層睡眠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從而影響睡眠質量。導致長者睡眠問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大約40-50% 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受到失眠這個睡眠困擾。首先,生理、心理和情境上的變化增加了長者患上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困擾的機會,這些心理的變化與失眠息息相關。另外,不少長者都患有引起疼痛或不適的疾病而惡化睡眠質量。長期服用的藥物也有可能影響睡眠。這些都是導致失眠的原因。此外,長者的晝夜節律也經常被打亂,因而影響睡眠週期。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負責維持晝夜節律,但這個結構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長者的褪黑激素分泌也會減少,令他們的睡眠週期被打亂。再者,長者的睡眠週期會向前移,導致他們更早入睡和醒來。失眠會影響身心健康,並降低認知能力。有鑑於上述失眠的原因,長者可以嘗試用不同方案改善失眠問題。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藥物、或心理壓力導致失眠,長者可以接受相關疾病的治療和跟醫生討論可否更改藥物,也可以找心理學家進行針對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 (CBT)。對於那些晝夜節律打亂的長者,則可以在傍晚進行強光治療,以將睡眠週期向後推。如果懷疑患有睡眠障礙,就必須找醫生或睡眠專家進行診斷和治療。如果你或你身邊的長者有失眠的症狀,請儘快尋求協助。#心理學 #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心理學 #睡眠 #老人家睡眠 #失眠 #神經科學 #睡眠醫學#Psychology #BehaviouralTherapy #CBT #CognitiveBehaviouralTherapy #CognitivePsychology #Sleep #ElderlyInsomnia #SleepProblem #Insomnia #Neuroscience #SleepMedicine #hku #hkusleeplab #psychotherapy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Cooke, J. R.,…

Continue Reading長者的睡眠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兒童的睡眠
sleeping time for a small child

兒童的睡眠

撰文:Olivia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只有成年人才會有睡眠問題,但調查發現,兒童和青少年的睡眠問題也是很普遍的。睡眠與我們的記憶、認知、精神等都息息相關,對於兒童成長來說更為重要。若兒童時期持續出現睡眠困難,成年後會更容易患有精神問題 (Gregory et al., 2005)。一項研究蒐集了700位小朋友,並運用了精準的多導睡眠監測去判斷當時在美國的失眠症狀患病率,結果顯示約五分之一的兒童有失眠症狀。中大跨學科研究團隊發表的「2022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報告顯示,少於一半(42.0%)香港兒童和青少年(平均12.3歲)達到睡眠建議時間。由於兒童很少會察覺及主動告訴父母他們的失眠問題,因而十分依靠照顧者對孩子睡眠的觀察 (Owne & Mindell, 2011)。此外,他們認為 6 個月大的嬰兒、6 歲學齡兒童和 16 歲青少年的「正常」就寢時間和入睡時間存在顯著差異,令到兒童失眠問題更難被診斷。失眠問題對兒童的成長影響很大,亦很大機會會令問題延續至成年。有一項研究追蹤了502名參加者的兒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發現高達43.3%的失眠情況會延續到成年 (Fernandez-Mendoza et al., 2022)。睡眠不佳不但可能會嚴重影響小朋友白天的能力及表現,更可能會影響孩子和他們的照顧者的情緒 (Kang & Kim, 2021)。因此,我們應該儘早正視小朋友的失眠問題。那麼哪一種的治療方法最為有效呢?兒童失眠的成因很多,當包括醫學上的(例如,藥物相關的、疼痛引起的)和行為上的(例如,與缺乏規律的睡眠時間表或消極的入睡聯想)問題,並且大多是因為這些因素的累積才會導致失眠,因此需要對症下藥 (Fernandez-Mendoza et al., 2022)。普遍來說,行為療法或認知行為療法都對於兒童失眠問題有顯著及持續的效果 (Tikotzky & Sadeh, 2010;…

Continue Reading兒童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