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年輕人失眠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淺析

年輕人失眠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淺析

撰文:Mu Zexuan | 插圖:Getty Images

近年來,年輕人的失眠問題越來越嚴重。根據研究調查(Walsh et al., 2020),55%的加拿大年輕人表示自己有失眠症狀。在中國,16%的青少年達到了國家規定的失眠診斷標準。五分之三的中國青少年每週至少失眠一次(Zhao et al., 2019)。究竟是什麼奪走了年輕人的睡眠呢?本文總結了三大失眠的原因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沉重的壓力

壓力可能改變人們的神經生物(neurobiology)和行為構造(behavioural construct),從而增加人們罹患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概率,由此使人們入睡困難(Yuksel et al., 2021)。Veeramachaneni et al. (2019)的實驗也表示壓力和失眠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不論是對於學業、事業的擔憂,還是有關伴侶、家庭的煩惱,都困擾著我們,讓我們每個晚上都難以入眠的。

  • 學業情況

學業成績也是影響年輕人睡眠一個重要因素。根據一個在上海的研究,失眠症狀常常伴隨着糟糕的學業表現出現,這種情況在中國學生中尤其明顯(Zhao et al., 2019)。這或許和壓力相關,當學生成績較差時,來自同伴(peer-pressure), 父母和老師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睡眠。

  • 螢幕使用時間

現代社會人們較長的螢幕使用時間也給睡眠帶來了負面影響。Hisler et al. (2020)的實驗表明螢幕使用和失眠,早晨賴床時間增加,以及日間困倦有關。但是相關研究也發現,人們對自己使用電子儀器的負面感受對失眠的影響最大,例如認為自己使用手機對睡眠造成極大的破壞作用。表達對使用電子產品有負面認知的參加者患失眠的人數是非負面認知參加者的2.3倍(Walsh et al., 2020)。因此,希望大家也不要過度放大螢幕使用的危害,因為這樣的想法反而會更嚴重地影響睡眠。

那麼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失眠困擾呢?

治療失眠的其中一個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insomnia)。認知行為治療強調人們需要養成一個固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睡前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及不能在床上使用手機等方法。根據長時間的臨床研究,認知行為療法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治療失眠的方法(Veeramachaneni et al., 2019)。

其次,失眠患者相較不失眠患者,在未來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高了30%(Biddle et al., 2018)。也就是說失眠不僅僅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增加了人們之後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很多時候人們失眠是因為不想睡覺,躺在床上玩手機,坐在電腦前工作或者打遊戲,從事很多活動但就是不願意睡覺。久而久之,身體養成了晚睡的習慣,想早睡時又會出現失眠的困擾。因此小編在這裡強調了失眠的危害,希望讀者讀到這部分時,能夠放下電腦或手機,以自己的身心健康為重,按時睡覺。

  1. Biddle, D., Kelly, J., Peter, J., Hermens, D. F., & Glozier, N. (2018). The association of insomnia with future mental illness: Is it just residual symptoms? Sleep Health, 4(4), 352-359.
  2. Hisler, G. C., Hasler, B. P., Franzen, P. L., Clark, D. B., & Twenge, J. M. (2020). Screen media use and sleep disturbance symptom severity in children. Sleep Health, 6(6), 731-742.
  3. Veeramachaneni, K., Slavish, D. C., Dietch, J. R., Kelly, K., & Taylor, D. J. (2019).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sleep and perceived stress in young adults. Sleep Health, 5(6), 572-579.
  4. Walsh, N. A., Rodriguez, N., Repa, L. M., King, E., & Garland, S. N. (2020).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ice use before bed, mood disturbance, and insomnia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 Sleep Health, 6(6), 822-827.
  5. Yuksel, D., Baker, F. C., Goldstone, A. C., Stephanie, A., Forouzanfar, M., Prouty, D. E., . . . De, Z. M. (2021). Stress, sleep,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 healthy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Findings from the NCANDA study. Sleep Health, 7(1), 72-78.
  6. Zhao, K., Zhang, J., Wu, Z., Shen, X., Tong, S., & Li, S.. (20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omnia symptoms and school performance among 4966 adolescents in Shanghai, China. Sleep Health, 5(3), 27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