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illson Lai | 插圖:怪奇事物所
發夢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很多時候關於夢的研究也依賴參與者的誠實作答,也較難去進一步驗證。但與此同時科學家也確認了夢境大多數都發生於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階段,而夢的內容也可能跟每個人的生活經歷而有所不同。所以,今天就讓我們去探討一下夢的本質會否因為環境因素而出現變化吧!
你們平時有留意或者發現到自己所發的夢是有顔色的嗎?相信這個答案會因人而異,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於你的年紀。活在科技以及電子產品極為發達的時代,年青一代可能難以想象以前使用黑白媒體的經驗。的確,活在六、七十年前的世界,無論是書本、報紙、甚至是電視機,都會同樣受到在視覺上的限制。而且這些限制可能會在不同層面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其中一項就是我們的潛意識,而發夢就是一個好例子。
英國心理學家 Murzyn (2008) 曾訪問60名不同年齡的人士,結果顯示有超過80%當時候25嵗以下的人表示他們的夢是彩色的,而55歲以上的,只有20%表示自己發過彩色的夢。同時有另外一項研究指出,在1942年超過70%的美國大學生表示他們甚少或者從未發過有顏色的夢,但到2001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跌至低於18%(Schwitzgebel, 2003)。
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有趣的解釋,他們指出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源於彩色電視機的發明。自從1960年代彩色電視機漸漸普及化,大部分人可以從不同媒體接觸到跟現實生活一致的豐富顏色,而人們的視覺感官也因此出現變化。隨著這些電子影像技術慢慢影響了日常生活及夢的結構,縱使發夢的本質也許沒有隨時代改變,但會傾向使人更容易相信他們所發的夢都是彩色的。雖然這個說法很難靠實驗進一步證實,但同時也驗證到夢境是會根據環境因素的改變而產生變化。你又會否留意到自己的夢會隨什麼因素而有所改變?
Murzyn, E. (2008). Do we only dream in colour?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dream colour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in black and white media. Consciusness and cognition, 17(4), 1228-1237。
Schwitzgebel, E. (2003). Do people still report dreaming in black and white? An attempt to replicate questionnaire from 1942.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96(1), 25-29.